您的位置: 首页 >新闻中心>媒体看医院>详细内容

媒体看医院

中国经济网评论:三管齐下防治“空巢”老人“节后抑郁症”

发布时间:2012-02-07 00:00:00 点击数: 【字体:
    近日,媒体刊发了我院对“空巢”老人心理疾病的关注,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。中国网、《珠海特区报》、《珠江晚报》等众多媒体随即发表了评论。转载如下:
 
三管齐下防治“空巢”老人“节后抑郁症”
    年过完了,晚辈离开了,空巢老人又回到独守“空巢”的状态。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专家提醒:节后是“空巢”老人心理问题高发期,特别易出现“抑郁症”,子女要注意给“空巢”老人更多关爱。(2月5日《珠海特区报》)
     “空巢”老人“节后抑郁症”为老有所乐投下了阴影,也是社会的阴影,破解这个问题,社会要有更多的担当。窃以为,防止“空巢”老人出现“节后抑郁症”,需要三管齐下。
     一管,子女多留心,多打电话,常回家看看。子女离开工作单位或打工的企业有些时日了,节后重新回到岗位上,单位或企业可能举行一活动,朋友、老乡、同事或工友见面或许有很多聚会和应酬,饭局多了,快乐多了,千万别忘了家里的父母,因为过春节的热闹让两老开心快乐,可是突然人去屋空,心中必有很多失落感,子女要多体谅老人的心情,每天打电话、发个短信报平安,或者跟父母说说朋友、同事、工友家乡的趣事,让老人了解外面的世界,让老人开心快乐,有时间和条件的话,抽空回家看看,给老人带些喜欢的礼物,让老人感受到子女的孝敬,填补老人心中的出现的感情空白。
    二管,社会要多关心老人,要多创新关爱老人的方式,多搭建关爱老人的平台。因为社会发展和分工的需要,人才流动快、流动性大、地域广,子女远离父母的时候多,空间距离大,回家一趟不容易,主要是工作和时间上都不允许,没有时间和机会常常回家看看,那么社会要创造性的给老人带来乐子,让老人投入到老人们自己的群体性活动中去,彼此多交流沟通,多交朋友,倾心而谈,减少老人独处的时间,老人找到快乐了,没有了寂寞,则可以减少或忘掉子女不在身边的烦恼,“抑郁症”自然就消失了。
    比如设在小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,组织老年人开展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、公益行动,发挥老年人的余热,现实老年人的价值,老年人有了“追求”,获得了某种成就感,就会迸出发一种积极向上拼搏的热情,浑身就有意气,精神就能焕发,人就变得开朗,心情就好,也只有这才能给老年人带来最大的快乐。
    三管,老人要学会自我调节。古人说:“忠孝不能两全。”摒弃古人的忠君思想,把“忠”理解为事业,理解干好工作,理解为为人民服务,做父母的应该自劝自解,多支持子女的工作,叫子女不要牵挂父母,要告诉子女父母将如何安排生活,让子女放心,让子女安心工作,也是一种父母之爱。当然,父母除了安慰和劝解子女以外,自己要多创造乐子,心胸要开朗一些,凡是多往好处想,处理好邻里关系,老人们之间多来往交流,相互之间谈谈心,消遣和打发寂寞的时光,也营造出一种难能可贵的老年生活图景。
    快乐生活是自己创造出来的,但也离开不社会和他人的关心和帮助,倘若这般“三管齐下”,相信,节后“空巢”老人不再寂寞难过,也不会抑郁成一种“病症”。
 
       

相关报道链接: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经济网中国网搜狐西藏网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